聖誕節的正向教育 了解真正幸福的5大元素 3點教出有愛+被尊重孩子
又到萬眾期待的聖誕節,回想起以前,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會收到什麼禮物, 但到了現在作為家長,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些孩子收到父母送給的禮物反而不開心, 大家怕不怕孩子把禮物的價格與我們對他的愛進行掛鈎 , 我們該如何避免,又如何引導?希望家長送禮物的準則除了價錢和實用性外,我們也可以從中教導孩子正向價值觀。
聖誕節要學得到真正的幸福的5大元素
根據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在2012年著作(Flourish)提出一個人在一生中能否獲得真正的幸福是基於他能否擁有五大元素,分別是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心投入Engagement、正向人際Positive 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以及成就感Accomplishment。
其實聖誕節送禮物是一種形式, 透過送禮物我們需要教導孩子愛與被愛,讓孩子保有一顆祝福和感恩的心,感受世界的美好,樂於幫助別人和成就別人才是我們要教導孩子的重中之重, 所以在過程中原來我們可以教導孩子正向情緒、正向人際、生命意義。
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
收到禮物固然之開心, 快樂更讓我們充滿能量,但根據Fredrickson的擴大建立理論提出,正向情緒可以讓我們擴大認知能力, 例如我們送給孩子禮物後,了解一下孩子有什麼感受, 進一步深究孩子感受背後的動機是十分重要的, 分享一個之前的輔導個案,孩子收到媽媽送給他的生日禮物是一部期待已久的手機,孩子固然快樂和興奮,但當媽媽深究孩子興奮背後的原因時, 才發現孩子興奮的原因是”可以和同學一起打機, 可以炫耀給朋友我也有新手機”, 這時候家長需要糾正孩子的觀念和價值觀,所以往往情緒是即時的,而我們家長大部份忽略的是情緒背後的動機和擺正其觀念;
正向人際Relationships
根據研究顯示, 一生中使人感到快樂的,並不是擁有多少財富和名氣,而是與身邊的人有多深多好的連結和關係。 所以透過送禮物讓孩子明白送禮物背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愛他,當孩子感受到被傾聽、安慰、鼓舞, 以致被愛,我們也要鼓勵孩子把這份感覺和感受送給別人,例如寫聖誕卡送給親朋好友, 和在普天同慶的日子中做義工關愛社會的弱勢人士;
生命意義Meaning
根據作家Emily Esfahani Smith 的研究發現, 人不斷追求快樂反而會讓人感到不快樂,所以他把生命的意義分成四大部份,分別是「歸屬感(Belonging)」、「目的(Purpose)」、「超越(Transcendence)」及「說故事(Storytelling)」,稱之為「人生意義的四大支柱」, 而「歸屬感」有時也稱為「認同感」,歸屬感存在於人與人相處的甜蜜時光中,與他人培養歸屬感,彼此信任,互相依靠; 例如我們會否與孩子一起選擇禮物送給身邊家人,讓孩子作選擇和決定,從而提升孩子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和尊重感, 另外「目的」的關鍵在於用我們的力量去服務他人。 我們教導孩子追求物質的同時,我們也要分享人生的目的不在於單純得到多少,而是我們能為社會付出多少。 正如上述分享,普天同慶的日子我們透過自身的能力幫助社會和弱勢社群,創造貢獻和被需要的價值,這樣使孩子更加認清自己和需要幫助的對象,從而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別人。
所以我們不要看輕孩子每天所發生的事情,因為每一個經歷也是孩子成長的一課, 加上孩子在0-12歲中, 孩子的認知是需要家長從中引導,協助孩子糾正觀念和灌輸正確價值觀,這才使孩子在變化萬千的未來成為一個有愛、被尊重和肯定的人。
與大家一起成長的辰民爸爸